BOOKING

STUDYING

COURSE GUIDE

GOLF NEWS

EVENT

PLANNING

EQUIPMENT

小麦为啥代表爱尔兰参加奥运?
来源: | 作者:小鸟体育 | 发布时间: 2024-08-19 | 10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打完巴黎奥运会首轮比赛,罗里·麦克罗伊坦言有一点点“惊讶”。

“我以为周末球场才会很多人,我以为头几天可能会有点冷清。但是现场氛围太棒了。简直令人难以置信。”他说。
“要知道,整个巴黎有那么多比赛,人们却来到这里看我们打高尔夫,这样的比赛氛围真的很酷。”

小麦前两轮同组世界第一肖夫勒

这是麦克罗伊连续第二届参加奥运会。不过每次亮相五环赛场,他也总会给球迷们留下一点点“异样”的观感,以及不解的话题——平日在美巡赛DP巡回赛上,小麦所属的“国籍”,都是北爱尔兰。按理说,北爱尔兰属于英国——那为什么在奥运会上,小麦却是代表爱尔兰出赛?

小麦第二次参加奥运

当然,奥运会也并不存在“北爱尔兰”的概念。英伦三岛的唯一代表,只有一支“英国国家队”。

这也是为什么,来自英格兰的汤米·弗利特伍德和马修·费茨帕特里克本周只会在奥运赛场身披“米字旗🇬🇧”,而非日常美巡赛领先榜名字旁边的那面“圣乔治十字旗🏴

而苏格兰高尔夫一哥罗伯特·麦金泰尔尽管今年表现神勇,却由于英伦三岛人人济济,无法通过世界排名跻身“英国队”的一席之地。

小麦与弗利特伍德分别代表爱尔兰和英国出战奥运

何况,英国奥运代表团的正式名称,恰恰是 “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奥林匹克队 (Team GB)”——北爱尔兰,明明包含其中。但为何世界排名中的“英国高尔夫一哥”麦克罗伊,却没有代表英国队出征?
要厘清这个问题,首先,我们必须要从一份政治文件说起——《贝尔法斯特协议》。


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归属
贝尔法斯特 (Belfast) 是北爱尔兰的最大城市。而在这里,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冲突,已有数百年历史。而当上世纪初,英国正式接管北爱尔兰之后,双方矛盾更是无法调和,背后更隐含着北爱尔兰应该“回归爱尔兰共和国” (天主教) 还是“留在英国” (新教) 的民族情绪论战。

爱尔兰与北爱尔兰

直到1968年,天主教徒发起了民权运动,却遭到极端新教徒的暴力反制,后续引发了一连串武装暴力冲突,迫使英国政府派出军队镇压,也让贝尔法斯特及北爱尔兰变得不再平静……


长达数十年、一系列血腥混乱的冲突,终于在1998年画下休止符。停战关键就在于当时签订的《贝尔法斯特协议 (Belfast Agreement)》,又称为《耶稣受难日协议 (Good Friday Agreement)》。


这项协议由英国政府和爱尔兰政府签订,由于保障了北爱尔兰的自治权,也约定了北爱政府必须由民族主义派和联合主义派双方联合执政,协议得到了两方对立政党的共同支持,也为北爱尔兰带来了至今近30多年的和平。

2021年获奖电影《贝尔法斯特》刻画了60年代北爱那段动荡岁月

不过,《贝尔法斯特协议》中和奥运会最为相关的,是一条双方政府对于“国籍”的条款——


“双方政府承认北爱尔兰居民,有能表明自己身份的‘与生俱来’的权利,可以是爱尔兰人、英国人,或两者兼而有之。双方政府都接受他们 (北爱尔兰人民) 同时拥有英国和爱尔兰公民身份的权利,且不会受到未来北爱尔兰地位任何变化的影响。”

《贝尔法斯特协议》1998年的签署为北爱带来和平

换言之,《贝尔法斯特协议》让所有出生于北爱尔兰的人,有了选择国籍的机会。也给予了像麦克罗伊这样的北爱尔兰运动员选择奥运代表队的权利——每一届奥运会前,他都可以自由选择代表的国籍。


不仅仅是麦克罗伊,本届奥运会就有两个例子,体现了《贝尔法斯特协议》对于一位运动员的影响,以及“灵活性”。


“眼镜侠”威芬为爱尔兰赢得巴黎奥运首金


出生于贝尔法斯特的丹尼尔·威芬 (Daniel Wiffen) ,英联邦运动会曾代表北爱尔兰出赛,而在本届巴黎奥运会,选择了加入爱尔兰代表团。有“眼镜侠”之称的他在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,以7分38秒19打破奥运纪录,为爱尔兰赢得首枚金牌!


而与威芬相反,另一位出生于贝尔法斯特的游泳运动员杰克·麦克米兰 (Jack McMillan),曾是东京奥运会爱尔兰4x200自由泳接力队的一员。然而三年后的巴黎,他却选择了代表英国队,出赛了4x200米接力赛,并帮助联合王国问鼎金牌。


麦克米兰帮助英国队接力夺金


说回到麦克罗伊。有意思的是,今年5月,针对美巡赛与LIV联赛之争,北爱天王甚至援引起了《贝尔法斯特协议》,强调了两大巡回赛尽快达成“休战”协议的好处。


“我觉得如今的高尔夫,就有点像北爱尔兰在90年代经历的和平进程。当时双方并都不高兴这份协议。”麦克罗伊说,“天主教徒不高兴,新教徒也不高兴,但它带来了和平,大家慢慢也就学会了接受谈判结果。这难道不好吗?”


小麦经常对美巡与LIV之争发表看法


然而,对于自己身上的奥运“国籍”归属,小麦又是缘何选择的呢?


他却说:我没有选择。

我给自己制造了困难


今年35岁的麦克罗伊出生于北爱尔兰霍利伍德 (Holywood),无论在美巡赛和DP世界巡回赛的任何一个排名榜上,他的名字旁边都印着北爱尔兰的红手旗帜。

小麦儿时在爸爸启蒙下在北爱家乡学球

早在高尔夫回归奥运之前,麦克罗伊就已经是四座大满贯冠军+世界第一的顶流名将。关于他应该代表哪个国家参加奥运会一直存在争议,爱尔兰队和英国队都曾招募过这位天才球手。
小麦自己似乎也一度为此事感到苦恼,早年他曾在一次脱口秀采访中表示:“事实上,我一直觉得自己更像英国人,而不是爱尔兰人。”

莱德杯上的3个“爱尔兰人”:大麦、小麦、哈灵顿

这显然引起了爱尔兰粉丝的强烈愤慨。主要原因是麦克罗伊在2007年转职业之前,一直接受着爱尔兰高尔夫协会的资助。爱尔兰高协是爱尔兰和北爱尔兰高尔夫运动的共同管理机构。也就是说,在高尔夫范畴中,整个爱尔兰岛只有“爱尔兰队”这一支国家队,而不存在所谓的“北爱尔兰队”。


的确,麦克罗伊无论是参加业余时期的欧洲团体赛、艾森豪威尔杯世界团体赛,还是职业时期的高尔夫世界杯——包括2009年在东莞观澜湖和2011年海口观澜湖搭档格雷姆·麦克道维尔,两度来到中国参赛,所代表的“国家”都是——爱尔兰🇮🇪。

麦克罗伊与麦克道维尔两次参加观澜湖世界杯

于是,在2014年,也就是高尔夫在缺席112年后即将重返奥运大家庭的两年之前,时年25岁的麦克罗伊宣布了自己的决定:加入爱尔兰队参加里约奥运会。
“我代表爱尔兰赢得了很多业余比赛的冠军。我一直在想:‘为什么要改变这一切呢?’我一直以穿上爱尔兰队服为荣,如果能再次代表爱尔兰参赛,我会感到非常自豪。”小麦当时说。
然而到了2016年,里约奥运会开赛前4个月,小麦却选择了放弃参赛——理由是担心巴西流行的寨卡病毒。

小麦在2016年英国公开赛对奥运口诛笔伐

两个月后的英国公开赛上,毫无征兆地,他却对高尔夫项目出现在奥运会上“感到不能理解”:“我甚至不会在电视上观看奥运会的高尔夫比赛,而是会看田径、游泳、跳水......那些真正重要的比赛”。麦克罗伊还声称,高尔夫的兴奋剂政策不够严格,“不适合重新加入奥运会。”
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,步入而立之年的麦克罗伊似乎“务实”了许多。五年之后,当推迟了一年举行的奥运会,即将于东京举行时,小麦选择了回归,并且依然选择了爱尔兰——而非英国——参加了2021年在霞关乡村俱乐部举行的奥运高尔夫比赛。

东京奥运,小麦获得并列第4名

奥运首秀,当时世界排名第10的北爱天王,差一点点就斩获了奖牌,可惜在“7选1”的铜牌加洞赛中不敌中国台北球手潘政琮,屈居并列第4名。赛后,他反省了自己昔日“缺乏教养和冲动”的言论,补充说:"我一生中从未如此努力地争取过一个第3名。在东京的感觉很棒!“
时间又匆匆走过三年,时至今日,当2024年奥运会来到巴黎时,世界排名第三的小麦第二次出征奥运,再一次选择为爱尔兰出战。这一回,他在赛前接受了英国媒体的采访,坦诚解释了自己为何代表爱尔兰,而非英国参加奥运的原因。

小麦在赛前记者会上

“我其实对奥运会有一种怨念。因为我一直试图保持中立,但奥运会却给我带来一个不得已的选择:你该怎么办?”麦克罗伊说。
“这是我自己制造的困难,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困难。“
“尽管奥运会给了我这个选择,但实际上我别无选择。毕竟我一生都在为爱尔兰打球,并且为爱尔兰效力感到非常自豪。那么,当我变成了一名职业球员,为什么就要做不同的选择呢?”

小麦奥运第二轮打中旗杆

“我总是会在意‘其他人会怎么想?’这是我内心的斗争。但一旦摆脱了这种想法,那么做出决定就变得很容易了。“他说。

“那就是为自己的国家或民族打高尔夫球。一个我从青少年时期、业余时期到现在的职业球员身份,一直为之效力的国家或民族。这个国家或民族就是爱尔兰。”

“这就是我的决定。”

劳瑞在开幕式上担当爱尔兰旗手之一

连续第二届奥运会,麦克罗伊身边的队友,都将是一位爱尔兰本岛土生土长的名将肖恩·劳瑞 (Shawn Lowry)。小麦没有参加奥运会开幕式,劳瑞却出任了爱尔兰代表团的旗手,出现在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面前。

这是一对不容小觑的的组合,今年4月,麦克罗伊和劳瑞曾联袂组队,赢得了美巡赛唯一一场队际赛苏黎世精英赛的冠军。

小麦和劳瑞今年4月美巡夺冠

在小麦看来,由于自己已经连续十年没有赢得大满贯冠军,2024年四大满贯结束后举行的巴黎奥运会,就有着别样的意义。

“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——奥运奖牌在我的职业生涯成就中处于什么位置——这可能是我直到比赛全部结束之前,都无法回答的问题。”

小麦与劳瑞的爱尔兰奥运队

“我认为,考虑到我已经十年没赢过大满贯中的任何一个了。奥运会或许就会成为我十年生涯中最大的成就之一,甚至是最重要的成就。”麦克罗伊赛前说。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