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OKING

STUDYING

COURSE GUIDE

GOLF NEWS

EVENT

PLANNING

EQUIPMENT

关注高尔夫诉讼与法律事件(51):深圳高尔夫俱乐部(深高)的前世今生
来源: | 作者:律媒社区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16 | 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
深圳高尔夫俱乐部(球友简称“深高”)是中国大陆最早一批建成、也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城市中心高尔夫球会之一,被誉为“中国高尔夫的黄埔军校”。


它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地段,占地约1.36平方公里,北邻深南大道,南接滨河大道,地理位置极其优越,是国内罕见的位于CBD核心区域的高尔夫球场。


一、前世:从特区窗口到高球圣地


•  1979年立项,1982年注册成立,由深圳市特发集团与香港华联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,是中国第一家经政府批准立项的高尔夫俱乐部企业。


•  1984年动工,1985年11月26日正式开业,拥有27洞国际标准球场,设计初期由日本名将青木功参与,后期由Neil Haworth改造升级,具备国际赛事水准。


•  深高不仅是球场,更是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源地之一:


•  1987年,深圳市高尔夫球协会在此成立,是中国首个地方高协;

•  1988年,首批赴日学习归来的国家队球员落脚深高,成为中国高尔夫“第一代”职业选手;

•  1995年,VOLVO中国巡回赛首站在深高举行,开启中国职业高尔夫赛事国际化之路。

•  球会采用严格会员制,90年代金卡会员费高达800万港币,并附带别墅使用权,成为深圳乃至全国高端圈层社交平台的代表。



二、今生:土地到期、清算风波与城市更新


•  2015年2月,深高土地使用年限(30年)到期,申请续期未获批准,土地性质为行政划拨的体育用地,不得转让或商业开发。

•  2016年,原运营公司“深圳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”进入强制清算程序,由特发集团新设“特发深高”接管资产与日常运营,维持球场基本运转。

•  2019年1月,该地块唯一的《房地产证》被依法注销,意味着土地已回归国有,地上建筑物进入评估与补偿阶段。

•  2023年10月,深高练习场公告于11月初停止营业,因区域被纳入地铁建设范围,标志着球会部分功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。

•  之后,球场仍部分开放,直至9月12日深高公告球场在9月20日停止打球业务。但是,深高土地的未来用途未定。根据政府规划,该地块将纳入香蜜湖片区整体城市更新,可能转型为城市公园、文化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。


三、深高自2015年土地使用权届满后所涉及的争议、纠纷及案件


根据搜索结果,深高自2015年土地使用权届满后,引发了持续多年的争议与纠纷,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:


(一)土地使用权到期未收回


 • 深高球场用地为行政划拨的体育用地,使用年限30年,至2015年2月17日届满。

 • 2015年2月6日,深高公司向深圳市规土部门申请续期,未获批准。

 • 尽管如此,球场在土地使用权到期后仍继续经营多年,引发公众和政协委员的强烈关注。


(二)政府收地程序推进缓慢


 • 2016年6月,深高公司股东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,法院受理并成立清算组。 截至目前,清算组仍在推进资产清理、债务处理及地上建筑物(如会所、别墅等)的评估与补偿工作;由于涉及大量历史遗留问题(如70栋无证别墅、会员权益纠纷等),清算进程较为缓慢;政府已明确要求清算组配合完成土地收回、资产评估和后续移交工作,清算完成后,公司将依法注销。


 • 2018年2月28日,深圳市规土委正式向深高公司发出《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交回通知书》,土地使用权被依法无偿收回。

 • 2019年1月,该地块唯一合法的《房地产证》被注销,标志着收地工作取得关键进展。


(三)70栋别墅的产权争议


 • 球场内建有70栋配套别墅,均未取得房地产权证,属于违法建筑。

 • 这些别墅多通过“金卡会员”形式出售使用权,住户声称曾支付800万至1000万港元,但未取得合法产权。

 • 住户长期通过法律途径争取产权,希望通过补交地价将别墅“转正”为商品房,获得合法产权;但政府明确这些别墅不得买卖、无法确权。


关于70栋别墅住户的现实处境,综合目前公开信息来看,他们正处于一个法律上无产权、现实中被清退、维权上无明确补偿方案的困境之中:


 • 产权无效:这些别墅自建成以来就未取得合法产权证,政府早在1995年就已明确发文禁止买卖,因此即使住户手中有“金卡会员协议”或“购房合同”,法律上也不被认可为合法产权。


 • 土地已被收回:2018年政府已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,2019年注销了房地产证,整个地块不再属于深高公司,住户的“地上建筑物”也随之失去合法性。


 • 别墅被认定为违建:政府明确表示,这些别墅属于违法建筑,不具备确权条件,无法通过补办手续“转正”。


 • 诉讼无果:部分住户曾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要求确认产权或索赔,但法院多以“无合法产权”为由驳回诉求。


 • 无征收补偿:由于土地是行政划拨体育用地,且建筑物为违建,政府不承担征收补偿责任,因此住户无法适用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。


 • 清算组未提出赔偿方案:深高公司已进入强制清算程序,但清算组并未对别墅住户提出任何赔偿或安置方案,仅通知其“自行处理物品、配合清退”。


(四)深高公司清算后会员权益如何处理?


截至目前,深高公司仍处于强制清算程序中,其会员权益(包括高尔夫会籍、别墅使用权、金卡会员资格等)未被法律确认为“财产权”,因此在清算中不享有优先受偿地位,也未获得统一补偿。具体处理情况如下:


清算组对会员权益的处理方式


1. 不确认会员对别墅的所有权


•  清算组明确复函驳回金卡会员提出的“确权和取回权”申请,指出:

“会员不拥有别墅所有权,相关纠纷应通过民事途径解决。”

•  别墅被视为违法建筑,会员与深高之间的“买卖”或“会员协议”不具备法律效力。


2. 会员权益不被视为清算债权


•  清算组未将会员权益(如会籍费、别墅使用权)列为可申报债权,也未设立专门的会员债权登记程序;

•  会员试图以“合同违约”或“服务未履行”为由申报债权,多数未被清算组确认。


3. 未统一退还入会费或补偿


•  深高公司历史上收取的高额入会费(如1985年为8万元,当时可买一套公寓),清算组未提出退还方案;

•  会员亦未获得任何形式的优先清偿或剩余财产分配。


会员的维权尝试与结果


•  集体申请确权:金卡会员曾多次向清算组提出“确权”申请,要求确认其对别墅和土地使用权的权益,均被驳回;

•  民事诉讼途径:部分会员尝试以“服务合同未履行”或“缔约过失”起诉深高公司,但由于公司已进入清算程序,诉讼被中止或驳回;

•  转为追究个人责任:个别会员试图追究清算组成员或股东未依法通知债权人的责任,但目前未见法院支持判例。


(五)深高公告9月20日停业己经或将引发哪些矛盾、问题甚至公共事件?


根据搜索结果,深圳高尔夫俱乐部(深高)于2025年9月12日发布公告称将于9月20日正式停止营业。这一事件可能引发以下几类矛盾、问题甚至公共事件:


1. 会员权益纠纷


•  保证金退还问题:虽然公告提到将启动会员保证金退还工作,但未明确具体方案和时间表,可能引发会员对退款进度和金额的质疑。

•  未使用会籍费用:部分会员可能已支付高额入会费或长期会籍费用,停业将导致未使用部分的费用退还争议。


2. 别墅住户维权


•  70栋无证别墅的处置:这些别墅住户长期未获产权,停业公告未提及他们的安置或补偿方案,可能引发住户强烈不满和集体维权行动。

•  历史遗留问题激化:住户曾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确权但未果,停业可能成为矛盾爆发点,引发抗议或媒体关注。


3. 员工与商户纠纷


•  员工遣散补偿:停业将导致大量员工失业,若补偿方案不明确,可能引发劳动争议。

•  商户损失赔偿:练习场和会所内的商户刚开业即面临停业,可能因搬迁费用和营业损失提出赔偿要求。


4. 公众情绪与舆论风波


•  城市记忆与情感寄托:深高被誉为“中国高尔夫的黄埔军校”,承载着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记忆,停业可能引发公众对城市历史消失的感慨和讨论。

•  土地资源再利用争议:地块位于福田CBD核心区域,未来规划尚未明确,可能引发关于公共利益与商业开发平衡的舆论争议。


5. 社会稳定风险


•  群体性事件风险:若会员、住户、员工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同时维权,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,尤其在深圳这样的高关注度城市。

•  媒体与网络舆情放大:事件涉及高端消费、历史违建、土地收回等敏感话题,容易成为社交媒体热点,放大负面情绪。


深高停业不仅是企业经营终结,更牵涉多方利益和历史遗留问题,若处理不当,可能在会员退赔、别墅安置、员工补偿、公众情感等多个层面引发矛盾,甚至演变为公共舆论事件或群体性维权行动。政府与清算组需提前制定透明、可执行的补偿与沟通方案,以降低社会风险。


四、深高的遗产与意义


•  中国高尔夫的“摇篮”:培养了程军、张连伟等第一代国手,见证了中国高尔夫从业余到职业、从封闭到国际的全过程;

•  城市发展的缩影:从边缘配套到中心“绿肺”,再到土地权属争议,深高的命运折射出深圳城市化、土地制度与公共资源配置的深层变革;

•  公众与私享的博弈:作为长期封闭的会员制场所,其土地回收与转型引发社会对“城市核心空间应否回归公众”的广泛讨论。


“深高”不仅是一座球场,更是一段浓缩的深圳记忆。它的前世,是改革开放初期对外招商的“软实力”;它的今生,是城市更新与公共利益重新平衡的象征。无论未来这片绿地变成什么,它在中国高尔夫史上的地位,已不可撼动。


(来源:林叔权律师借助Kimi智能助手搜索整理。2025.9. 1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