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OKING

STUDYING

COURSE GUIDE

GOLF NEWS

EVENT

PLANNING

EQUIPMENT

拆一座球场容易,但别毁掉民营企业家的信心!
来源: | 作者:高尔夫旅行 | 发布时间: 2023-09-21 | 27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

过去一周,关于榆林球场的讨论从未停止。


一篇失实报道,在主流媒体的社交平台中煽动舆情,不明就里的网民对榆林球场的误解与指责甚嚣尘上。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,是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,勒令榆林球场断水断电,停止运行。


因为建设家乡的情怀,企业家忍受连年亏损,带领当地父老打造了一个享誉国际的生态环保范本。如今,员工团队焦虑不安,企业主万念俱灰。


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在党中央三令五申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今天,这个摧毁陕北民营企业家信心的典型案例,或将被载入史册。





1

初心・榆林球场为什么而做?


缘起招商引资。


2000年3月,内蒙古上空出现大面积沙尘暴,大风裹挟沙尘吹入北京。据媒体报道,那个春天,北京曾遭受12次沙尘暴袭击。


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、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。那条漫长的沙漠带,从新疆向东,一直延伸到内蒙古东部,其中就包含毛乌素沙漠


在此背景下,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城市16公里外的西北风口建设沙地森林公园,并划定了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,开展招商引资。当时的招商项目有十几个,包括射击场、影视城、生态园、赛车场、沙地高尔夫球场,等等。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,本地企业凝心聚力,想法设法筹融资。


十几年后的今天,从榆林榆阳机场出来,向东6.5公里,就能看到这片生机盎然的绿洲,榆林政府和榆林企业的这次联手,终见成效


2

过程・榆林球场是怎么做的


当大众对高尔夫球场依然保有高耗水、耗肥的理解与偏见时,榆林球场另辟蹊径,走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——生态友好型球场。


首先,他们没有选择花园、森林等草木茂盛的高尔夫球场风格,而是因地制宜,最大限度保留原始地貌的基础上,加以保护性开发,打造出一座沙漠风格的高尔夫球场。



这次尝试,不仅开了中国环保球场建设的先河,还得到国际高尔夫环保组织(GEO)的盛赞。中国球场在环保方面走在了国际前沿,这是实打实的骄傲


榆林球场更是循环经济的示范样本


球场附近的华电集团小纪汗煤矿是国家规划的大型现代化矿井,年产煤炭近一千万吨,输送到全国重要电厂,照亮并温暖了千家万户,为国家能源稳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。


然而十几年前,疏干水的排放处理技术尚不成熟,煤矿的大量废水简单处理后排放,引得当地百姓怨声载道。高尔夫球场的及时出现,为煤矿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消纳水源地



如今,煤矿疏干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,已经达到农业灌溉用水标准,而绿化率达到95%的榆林球场自身,也已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水质净化系统


十几年来,近百万平米的绿色草坪,二十多万颗沙柳,十多万株柠条,二十多万株沙棘,狐狸、野兔等多种动物的迁徙路线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家园


万物有灵。榆林政府是明智的,以最低的投入,改善了城市西北风口的生态环境和配套水平,只留下企业在搏一个美好的明天。



3

收获・榆林球场的价值所在


“如果不是因为沙漠球场,我都不知道榆林。”这是一位普通高尔夫爱好者在本次网络热议中的留言。


近年来,榆林球场已经成为榆林市的一张新名片,每年5-10月,来自国内各个城市的高尔夫爱好者慕名打卡,尤其是7-8月,前来避暑度假的高尔夫客占了榆林航班的一大半,酒店和餐厅里也总是出现首次造访榆林的旅行者


榆林,成了高尔夫行业的一个热词,一些日、韩、东南亚的高尔夫发烧友也开始搜索关于榆林的信息。



球场带动经济,毋庸置疑,在国际上也有成功案例。


2015年,俄勒冈大学发表了一份关于班顿度假村的经济影响研究报告,详解了美国顶级高尔夫度假村班顿如何带动俄勒冈州库斯县的经济。


班顿和榆林球场有很多相似之处。


它们都是地处不够发达的偏远市县,都是保留原始地貌的沙丘风格球场,都是在当地居民的懵懂中吸引了全世界慕名前来的旅行者,都获得了两国高尔夫业内的众多顶级大奖,最终也都对当地的旅游、就业带来深远的影响。



最大的不同,是班顿还在发展,如今已有5个18洞及配套酒店,而榆林的植被已不能继续灌溉,并面临重新回归荒漠的风险。


4

疑问・民营企业家的信心重不重要


这个9月,堪称2023年民营经济发展的标志性月份。


9月4日上午,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改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,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关切和支持。


9月12日,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发布。


9月17日,人民论坛网刊发文章:《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!民营经济何以韧劲十足?》。全文回顾了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。文中提到:


随着经济发展下行、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增大、各种社会矛盾交织,针对民营经济的非议和质疑再度出现,“民营经济离场论”“新公私合营论”等观点让部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受挫

在这种背景下,2023年3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:“党中央始终坚持‘两个毫不动摇’、‘三个没有变’,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!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,增强信心、轻装上阵、大胆发展,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、高质量发展”。


其实,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讲话中强调,要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,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


陕西在努力,我们看到了。


比如几天前9月14日,《陕西日报》经济版头条刊文《陕西为民营经济开辟广阔发展空间》,其中提到“民营企业提供了全省80%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,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”。


榆林也在发力,我们也看到了。


同样是9月14日,榆林香港招商引资恳谈会在香港举办。榆林副市长杨扬表示,“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,榆林已经进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”希望借恳谈会的契机,“推动榆林和世界的联系。”


试问,一个靠情怀支撑数年的民营企业家都万念俱灰,榆林又如何为外商投资树立信心?


5

轮回・再谈招商引资


一切像一个轮回。


四十年多年前,我们改革开放,招商引资。新世纪初,我们加入WTO,坐拥全球投资与资源。如今,新一轮改革与开放迫在眉睫。


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一德在7月的一段关于招商引资的讲话中提到:


“纵向看,全省合同外资、新签内资项目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。

横向看,上海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国内发达地区持续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,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全球企业目光的新政策新举措。”


然而,新时代的榆林,招商理念的创新,如何体现?






当某些记者发难“无手续,违建”时,当网民跟帖“高尔夫就是原罪”时,我们的信心尚在。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,政府的决策智慧是高于每个普通人的智力的,是能够化解矛盾的,是坚持贯彻“毫不动摇地鼓励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”的路线方针,是“努力做民营企业家真正的朋友”的。


榆林球场的断水断电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?我们拭目以待。